雕塑的石材复制与放大技术
标签:玻璃钢雕塑, 不锈钢雕塑, 石头雕刻, 景观雕塑, 人物雕塑
石雕塑一般需要一块等大模型或者小模型来成型。现在常用的复制或放大技术有两种,一种是点线仪放,另一种是中心等比例放。这两种方法基本可以解决具象造型的复制与放大问题,但过于机械,石刻工对原型的形态并没有充分认识,石雕作品往往与原型大形相似而神韵全无。
本人在石雕实践中使用一种可以选择自由坐标线方法,非常方便,可以事半功倍,可以解决石雕的神韵问题,用过此方法的石雕工人普遍反映较好。具体步骤:一、在原型底部找出水平面,放置在划有坐标格的平板上,沿原型底边画出平板相交的线,以便可以把原型反复放回原处,并在原型底边找出十字坐标线。坐标线的空间垂线穿过原型的高点。
二、用两把钢角尺平行放置一标准长方块使两者有3厘米左右的间距。垂直放在平板上,两钢尺直角点在同*坐标线上,让铅笔依靠在两把钢尺上,上下、左右滑动,就可以在原型上标出十分准确的空间垂线,用同样的方式把前后、左右的四条垂线找到,最后四线将交于一点。这样基本的平面坐标和空间坐标就建立成了。并且是无论什么样的转折都可以画出垂线来。
三、在原型上自由选择空间坐标线和坐标点,原则是正面较宽处标正面坐标线和点;侧面较宽处标侧面坐标线和点。坐标线和点的寻找方式和第二步相同。注意正面坐标线和侧面坐标线一定要错开。为坐标点做尺度标计要从中心坐标垂直线向两边标,如:左1、2、3 右1、2、3 ……。凹处同样要标记清晰。
四、在选定石材上找出底面坐标,并及时切出平面。以底平面为标准,在石材上找出空间坐标线。用等比放大找出正面、侧面的主要坐标线和点,并以为基础,切除大荒。然后把断开的坐标重新标清晰,继续找其他坐标线和点,并不断切除多余部分。找的坐标线和点越多,形就越准,神韵也越接近原型。
五、为了省力,石嘴山雕塑工程,可以将细高的作品躺在地面上加工,只要标出准确的坐标,就不出有形的差错问题。
六、最后是修整细节。把转折和转折线雕刻得更顺畅。然后完成细小部分的加工。对于石材的加工放大、复制、缩小,这种方法都比较实用,经过一次实践,就可以掌握这项技术。这项技术也适用于泥塑的复制、放大与缩小工作。
玉雕白玉兰(上世纪70年代仿故宫(微博)陈列艺术品) 持宝人:甘兆鸿 玉器雕琢的各种物件大家见过不少,雕琢的各类花卉现在也有销售,但上世纪70年代的玉雕花卉作品却不容易见到。收藏爱好者甘兆鸿就有一件从海外回流的玉雕白玉兰,通过这件精致的玉雕,或许我们可以一窥当年创汇工艺品的面容。
自海外**会回流 佛山有玉器加工之都平洲,要欣赏玉器雕件并不难,但看到这款玉雕白玉兰,还是有点开眼界。玉兰花以玉雕叶,以南红玛瑙做花,高约30厘米,共两个花簇,外加一个小花蕾,玉雕琢成的大叶子有12片,大小不等的小叶子15片。整簇玉兰花华丽而自然,仿佛真花般艳丽多彩。玉器鉴定家黄耀全介绍说,这簇玉雕花关键之处不是大,而是制作精美,每片叶子几乎都由一个玉料雕琢而成,所以才能雕出几乎弯成90度角的叶片。此外,每个叶片,每个花朵由手工制作而成,并且没有裂纹,很难得。 制作叶片的材料应该是某种地方玉,其质地与岫玉类似,也具备传统玉器的透等特点,并有*特的光泽,在灯光下感觉和真的叶子一样。而花蕾和花朵均由玛瑙制成,黄耀全解释说,在我国,玛瑙质地以云南南红玛瑙为佳,其质地透彻,色泽红润,几乎可以达到宝石级别,从这盆玉雕件红红的花蕾来看,其材料就是南红玛瑙,而不是色泽略微暗淡的东北玛瑙。 “好马配好鞍”,这盆用料考究的工艺品自然也配备了不同凡响的花盆,花盆是典型的中式景泰蓝工艺,绘画有连理枝、莲花等中国风浓郁的纹理,盆脚和盆边均以金漆喷绘,城市雕塑工程定额,看起来金碧辉煌,单单这个花盆就是一件上乘的收藏工艺品。 说起这件精致的艺术品,甘兆鸿说不久前收自中国香港的一位大收藏家。不过他透露这件艺术品也是中国香港那位收藏家从欧洲的某场**会上拍到的,原本**的目标不是这簇玉雕花,遇到这件拍品也算是缘分,看到是国内的产品,就拍回来了。由于国外玉器的价格本来就不是很高,所以**的价格不是特别贵,后来几经辗转,传到甘兆鸿手里。
外贸创汇工艺品制作精湛 据黄耀全介绍,鉴定这件艺术品时也犯过难,因为比较少见真身,对其来源并不十分清楚,后来一些老一辈的收藏家介绍说,这物件曾在上世纪70年代的**上偶然看到过,在当时人均收入仅仅十几元的时代,这件艺术品要卖到200多美元,价值不菲。 据记者了解,这种仿造故宫陈列艺术品的玉雕件多生产于上世纪70年代-80年代,是我国当年重要的外贸创汇工艺品,铜雕塑工程公司,选用的材料上乘,手工精湛。虽然流传的时间不算久远,但目前市价也在10万-12万元。此外黄耀全还提到,如此大件的叶片、花瓣需要体积很大的原料雕刻,而现在南红玛瑙的资源枯竭,手指大小就可以当做收藏精品,也令这件艺术品更显难得。